毛白杨锈病的症状及防治方法
发布时间:2021-03-08 14:28
点击次数:
100次
.jpg
【危害】该病主要为害幼苗及幼树。大树上也有发生,但并不造成严重危害。除毛白杨外,其他白杨派的杨树也会发病,但以毛白杨受害最重。
【症状】春天4月间杨树展叶期,在越冬病芽和萌发的幼叶上布满黄色粉堆,形似一束黄色绣球花的畸形病芽。严重受侵的病芽经3周左右便干枯。叶展开后易感病,背面散生黄粉堆,为病菌的夏孢子堆,嫩叶皱缩、畸形,甚至枯死。叶片硬化的就很少感病。叶柄和嫩梢上生椭圆形病斑,也产生黄粉。病落叶在第二年春季有时可生赭色疤状小点,为病菌的冬孢子堆。
【病原】该病菌为担子菌亚门的马格栅锈菌[MelampsoramagnusianaWagner]。该菌的转主寄主在我国尚不清楚。
【发生规律】病菌以菌丝的状态在冬芽中越冬。春季在病冬芽上形成夏孢子堆,作为田间初侵染的中心。在自然条件下形成数量有限的冬孢子的作用不大。病害在5-6月间和9月份为两个发病高峰,以5-6月份最重。7-8月份由于气温较高,不利于夏孢子的萌发侵染,故病害进入平缓期。
【防治方法】1、选植抗病的稀枝型、小叶型和截叶型毛白杨品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