园林蛀钻性虫害防治
蛀钻性害虫主要虫期在树木组织中度过,能以咀嚼式口器取食韧皮部、形成层、木质部,蛀食形成虫道,破坏树木养分、水分的疏导组织和分生组织,轻则使树势减弱,重则整株死亡。受气候变化影响小,天敌种类少,防治难度大,是一类最肯毁灭性的园林植物害虫。
主要昆虫种类包括蛀干(茎)、蛀枝、蛀新梢、蛀食花蕾、蛀食种实类害虫。主要有天牛类、吉丁虫类、蠹虫类、象甲类、木蠹蛾类、透翅蛾类、织蛾类、蜂类(树蜂、茎蜂和小蜂类)。也有将潜叶蛾类划到蛀钻类的,在这里我们将潜叶蛾类划到食叶性害虫类。
一、蛀干害虫的防治
(一)主要种类
蛀干害虫主要包括天牛、吉丁虫、木蠹蛾和透翅蛾四大类。它们一般以幼虫在枝干内生活蛀食。受害轻时,养份、水份运输受到阻碍,严重的枝干被蛀食成千疮百孔,以至枯萎死亡或被风吹折。蛀干害虫行动比较隐蔽不易发现,等到发现有明显木屑及虫粪时,防治已晚。因此关键要抓好早期防治,在幼虫还未蛀入木质部之前防治,方能收到预期的效果。此外,蛀干害虫还有:辉蛾科的蔗扁蛾、蝙蝠蛾科的柳蝙蛾、织蛾科的一些幼虫等。
(二)种类的识别
防治前,准确判断出虫害种类,就能对症下药,药到虫除。一般根据危害状况就可判断出害虫种类:在的茎干和枝梢部蛀孔中排出粪便是锯屑状的,多是各种天牛危害;如粪便色淡,呈颗粒或圆球形,很可能是木蠹蛾幼虫危害;如外观无较多排泄物排出,而局部皮层已呈现枯黄的,是吉丁虫危害;被害枝干有肿大的瘤状突起,蛀孔处常有条状的粘性虫粪,多为透翅蛾危害。
(三)防治方法
(一)越冬期防治
1、剪除虫害枝:结合冬季修剪,将有虫枝条剪去,集中烧毁。
2、树干刮皮:冬季和早春刮除粗老翘皮并烧毁,可减少成虫产卵的场所及消灭其它越冬病虫。
3、枝干涂白:在树干和主枝上涂刷白涂剂
(二)成虫产卵期防治
1、灯光诱杀:对一些有趋光性的蛀干害虫,如桑天牛、木蠹娥,在害虫盛发期间,可在果园内悬挂黑光灯诱杀。
2、人工捕杀:根据一些害虫成虫发生期集中、飞翔力弱,有假死性的特点,可组织人力摇动枝干,成虫会自行掉落,很易徒手捕杀。
3、人工杀卵或初孵幼虫;根据天牛产卵的习性,有的产卵前咬成伤痕,有的将卵产在树干缝隙处,前者可用木锤敲击死卵和初孵幼虫,后者可用小、刀刮削树皮挖除杀死。对木蠹蛾和透翅蛾等,在初孵幼虫为害时,可将萎蔫的新梢进行剪除处理,剪除时要剪到枝条内无蛀痕迹为止。对蛀入粗茎不能完全剪除的,可用内吸剂或触杀剂做成毒签,逐孔插入毒死幼虫。
4、药物喷干:在成虫产卵和幼虫孵化期,对树干及时喷洒杀螟松
(三)幼虫期防治
1、药棉堵孔:先清除蛀道内的虫粪和本屑后,用棉球或布条浸沾
2、虫孔注药:用
3、人工刺杀:根据排粪孔排出虫粪、木屑的颜色,粗细及湿润程度,确定蛀食部位后,用细铁丝插入蛀孔并转动以刺杀幼虫。
4、涂塞药泥:用
5、熏蒸剂堵孔:用熏蒸杀虫剂磷化铝片
6、毒签插孔:用细竹棍
(四)天牛的防治
1、加强园林管理。结合修剪整枝,及时剪除和处理有虫枯枝;生长衰弱的树易遭天牛危害,应加强林木管理,促树势生长旺盛,减轻危害。松墨天牛等喜危害即将枯死或已死树,每年在成虫飞出前,及时砍伐,彻底清理和处理林间死树。
2、种植诱饵树诱杀。天牛成虫要咬食树皮以补充营养,对树种有很强的选择性,可利用这一习性,种植一定数量的诱饵树诱集天牛成虫,进行药剂或人工防治和成虫发生期监测。如桑天牛对构树、柘树和桑树;星天牛对苦楝和悬铃木;光肩星天牛对糖槭等槭树;云斑天牛对蔷薇科(如棠梨等)和白蜡;桃红颈天牛对榆树等有很强趋性,
3、保护树干防止成虫产卵。要在成虫羽化出孔前(
4、人工捕杀。①捕杀成虫。一般在
5、药剂防治。氧化乐果对桃、杏、梅、樱桃、李、榆树和猕猴桃等易发生药害,敌敌畏对月季、碧桃、寿桃和樱花等易药害,应慎用。
①喷、诱杀成虫。在成虫出孔盛期,喷菊酯类农药,
用新型触杀剂
桃红颈天牛成虫对糖醋有趋性,用糖
②涂药杀卵和低龄幼虫。在产卵和幼虫孵化盛期,于产卵刻槽和幼虫危害处涂上述菊酯类加柴油或煤油等
(五)油茶织蛾防治
油茶织蛾又名油茶蛀蛾、油茶蛀茎(梗)虫、茶枝蛀蛾、钻心虫。
成虫:体长
防治方法:
1、营林措施要因虫制宜,采取不同的措施。如榆织蛾,可选择乡土或适合当地生长的树种——油松,改造榆树纯林,营造针、阔叶混交林,定期封山,轮流开放,以促进山林的恢复和生长,逐步改善森林生态系统。而油茶织蛾喜爱阴湿,敌对油茶林应及时疏伐与修剪,控制在
2、用黑光灯诱杀成虫每
3、在大面积郁闭林分,于成虫羽化盛期,施放
4、于初孵幼虫期和幼虫潜居卷叶危害期,喷洒
(六)小蠹虫防治
1、园林技术措施。加强抚育管理,改善园内卫生状况,提高树的抗性。伐除被害木,及时运出园外,并对虫害进行剥皮处理,减少虫源。
2、诱杀成虫。在成虫羽化前或于早春设置带枝饵木引诱成虫,经常检查,及时处理。
3、化学防治。①利用成虫在树干部根际越冬的习性(如松纵坑切梢小蠹、横向坑切梢小蠹等),
二、种实害虫的防治
林木种实是育苗造林的材料,在其形成过程中常常遭受害虫的危害,一般可造成种实的产量和质量降低,严重时可导致种实颗粒不收,或在贮藏、运输过程中失去使用价值,直接影响育苗、造林和自然更新。
(一)种实害虫种类
主要有螟蛾类、卷蛾类、举翅蛾类、象甲类、小蜂类、实蝇、花蝇、瘿蚊等。如:麻栎象、紫穗槐豆象、栗实象(板栗象鼻虫)、栎实象虫(栎三纹实象)、茶子象(茶果象鼻虫)、栗瘿蜂、豆荚斑螟、刺槐种子小蜂、槐树种子小蜂、黄连木种子小蜂、核桃举翅蛾、柿蒂虫(举翅蛾科)、枣粘虫(枣镰翅小卷蛾)、果实蝇等。
特别是果实蝇,该类害虫飞翔灵活,体形似蜂,故称“针蜂”,又称蛀果虫、桔小实蝇、桔大实蝇、黄苍蝇、瓜蛆等,繁殖能力非常强,并且有迁飞性,化学防治难以达到理想的效果。因其卵通过尾针产于吊瓜果皮内,卵块肉眼难以发现。果实蝇尾部有一尾针,即产卵器。其成虫产卵刺入瓜果内,孵出的幼虫蛀食瓜果肉,造成瓜果局部变黄,而后全瓜(果)腐烂变臭,造成大量落瓜(果),即使不腐烂,刺伤处凝结着流胶,畸形下陷,瓜(果)皮硬实,瓜(果)味苦涩,严重影响瓜(果)的品质和产量。为害杨桃、番石榴、柑桔、青枣、枇杷、黄皮、芒果、木瓜、桃、李、梨、苦瓜、丝瓜、香瓜、甜瓜、龙眼、荔枝等
(二)危害特点
它们多在花期或幼果期产卵,幼虫蛀入种实内危害,随着种实的生长逐渐发育成长,成熟后自果内脱出或随种实带入贮收场所。此类害虫多隐蔽危害,不易早发现,往往失去防治时机,加大了防治的难度。因此,对这类害虫,重点是及时防治成虫及初孵尚未入果的幼虫。要建立种子园,实行集村官的互动交流平台约管理,这样既可提高种实的质量和产量,又有利于对种实的保护;在种实采收、贮藏及调运过程中,要严格检查,及时处理,以减少害虫种群数量,并可控制其传播、蔓延。
(三)防治方法
对这类害虫,重点是及时防治成虫及初孵尚未入果的幼虫。要建立种子园,实行集约管理,这样既可提高种实的质量和产量,又有利于对种实的保护;在种实采收、贮藏及调运过程中,要严格检查,及时处理,以减少害虫种群数量,可控制其传播、蔓延。
果实蝇防治:①人工防治(田园清洁法):及时对受害果园(菜园)的落果清除掉,进行集中处理,处理方法可采用深埋、水浸、焚烧、水烫等杀死果内幼虫。②诱杀雄虫:应用专用性诱剂和诱捕器诱杀雄性成虫,可起到诱杀大量雄性成虫而减少雌雄交配产卵数量的作用,及时压低虫源。诱捕器(推荐使用瑞丰生物出品专用型诱捕器)每亩均匀安放